過去三年,台灣銀行業賣出1兆2000億元連動債、5000億元投資型保單……至少2兆元以上的金融商品,從銀行理專手中賣出最近爆發連動債投資人鉅額虧損,受害人愈滾愈多投資人對銀行的信任,正迅速崩解中如今,一場由小蝦米發起的風暴,已經隱隱吹起……在全民理財時代,你隨時可能誤踩理財陷阱連動債、投資型保單、外幣定存、房地產等理財工具潛藏著所不知道的風險與陷阱……周六下午的立法院,按理說應該人煙稀少,但四月二十六日這一天,卻很不一樣。
金管會連動債爭議大調查中信銀居首
台北市中山南路上的立法院大門,盡是扶老攜幼的平民百姓陸續走進來,與平常西裝筆挺的立委諸公們大不相同,其中有八十歲的退休老伯伯,也有兒子媳婦一起攙扶年邁的爸媽一起踏進來的。他們多數都是第一次走進國會殿堂,因為這一天,立法院的紅樓三○二室,正在舉辦連動債自救會的第三次協調會。曹李綢女士,六十二歲,小學二年級學歷,識字不多,她說,她連讀報都有困難。靠在立法院的走廊上,她指著所買的連動債契約書上分行經理蓋章的地方,情緒略顯激動地說:「這就是阮理專的名字!」旁邊的人輕聲提醒她,指錯了,旁邊那個章才是,她看了一下,才略帶羞赧地說:「真歹勢,我真正看無。」二千萬元是她攢了一輩子的退休金,她言詞激動地說:「我就這些錢,你可以去查,沒有第二個戶頭了」;去年三月,中國信託城東分行的黃姓理專,主動打電話建議他買「UBS(瑞士銀行)一年台幣連接亞洲REITs(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)」,「伊講利息高達八%,我攏聽伊用講的啦,咱兜無識字,想說伊講不會錯,就把印章拿給他蓋啦!」怎知今年三月到期時,淨值只剩五成多一點,賠掉近一千萬元,「那是我的退休老本,我才六十二歲,以後要怎麼辦?最近我心裡鬱卒啦!」曹媽媽個頭嬌小,與大多數的媽媽一樣,面對鏡頭總有一絲害羞,如果不是萬不得已,真的不敢站出來說話。但一提起自己的退休金一下子少了一大半,眼眶一紅,努力忍住才沒讓眼淚掉下來。曹李綢的故事絕對不僅只是個案。根據金管會高層透露,金管會日前才針對所有財富管理銀行做連動債的爭議調查。根據所有銀行主動提供的資料,從去年七月一日到今年三月底止,一共有六八九件的連動債爭議案件。其中,已處理完的共有五四○件,而未處理完的一四九件當中,前三名銀行分別是中國信託、華泰銀行、華南銀行。而居首的中國信託未處理完案件共有三十二件,占二一.四八%。這個數字,是金管會首次針對連動債單一金融商品所做的爭議調查,但顯然與實際狀況還有不小距離。
澳幣連動債下一個地雷引爆?
最慘的是富邦銀行有一檔「麻雀變鳳凰」,近期淨值只剩一○.八%(註:亦即一百萬元剩十萬八千元);而中國信託一檔「盧森堡3年台幣石來運轉2連動債」淨值也只剩一九.八一%。投資人這時才驚醒,開始在家裡翻箱倒櫃找保單、翻契約,當初在貌美理專舌粲蓮花殷殷引導下,糊里糊塗簽下的名,究竟買了什麼?如今到底是賺是賠?以今年以來最熱賣的「澳幣連動債」為例,銀行、保險公司幾乎賣翻天,理專說,不只百分之百保本,還附帶六.五%高配息,真是千載難逢的好商品,很多理專還說:「我們額度很有限,好顧客先通知,後面還有很多人排隊哩!」天底下有這麼好康的事嗎?聯傑財務顧問執行長蘇英孝說,澳幣幣值近期一直創歷史新高,二年來已經悄悄漲了二五%,理專有沒有告訴投資人這一點?等到連動債到期時,澳幣幣值下跌的機率很高,「這一點,幾乎已經是不太需要爭辯的事實。」如果澳幣回到起漲點,每年利率六.五%夠不夠拿來賠?「答案已經很清楚」,蘇英孝說,澳幣連動債恐怕就是下一個出事的引爆點
Subscribe to:
Post Comments (Atom)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